氨水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氨水中溶质是什么_ 氨水的溶质是氨气还是一水合氨

氨水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氨水中溶质是什么? 氨水的溶质是氨气还是一水合氨

氨水中溶质的界定存在学术讨论和实际应用中的不同视角,下面内容是综合解析:


一、化学视角的两种主流见解

  • 溶质为NH?(氨气)

    • 传统习性:根据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定义,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通常将气体作为溶质。氨气(NH?)溶解前是气态,因此习性上认为溶质是NH?,而非其后续反应的产物一水合氨(NH?·H?O)。
    • 浓度计算依据:在计算氨水物质的量浓度时,以溶解前的氨气体积或质量为基准,而非考虑后续水解生成的一水合氨。
  • 溶质为NH?·H?O(一水合氨)

    • 热力学数据支持:NH?与水反应生成NH?·H?O的反应吉布斯自在能为-6.39 kJ/mol(25℃),溶液中一水合氨的浓度约为NH?的13.2倍,表明NH?·H?O是主要存在形式。
    • 实验现象解释:氨水的弱碱性、与酸的中和反应等性质均需通过一水合氨的离解(NH?·H?O ? NH?? + OH?)来解释。

二、实际应用中的处理方式

  • 教材与考试标准

    •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明确将氨水的溶质标注为NH?,但在描述其性质时强调NH?·H?O的影响。
    • 考试中通常默认溶质为NH?,避免涉及复杂的水解平衡难题。
  • 工业与实验室操作

    • 工业上标注氨水浓度时以NH?的质量分数表示(如25%氨水指含25%的NH?)。
    • 实验操作中,氨水的挥发性、弱碱性等性质均与NH?和NH?·H?O的共存情形相关。

三、争议的根源与科学启示

  • 物质存在形式的动态性

    • 氨水中实际存在多种形态:未反应的NH?分子、NH?·H?O、NH??和OH?离子。严格来说,氨水是混合物,而非单一溶质的溶液。
  • 学科定义的局限性

    • 传统“溶质”定义未充分考虑溶解经过中的化学反应,导致学术与教学表述的分歧。

四、具体要怎么做

  • 教学场景:按教材要求,将溶质表述为NH?,但需补充说明NH?·H?O的存在及其影响。
  • 科研场景:需明确区分NH?和NH?·H?O的贡献,例如通过光谱分析或热力学计算。
  • 考试应对:若题目未特别说明,默认溶质为NH?;若涉及性质分析,需结合NH?·H?O的离解。

参考资料:

赞 (0)
版权声明